清明3天小长假,很多市民都安排了比较丰富的活动,不过,气象预报显示,那几天,桂林的雨水比较多,出行不但要选好时间,还得充分准备,确保出行安全。
清明小长假“两雨一晴”
近期,南方的降雨过程一轮接一轮。气象部门表示,今年清明小长假期间,桂林雨水仍不少,主要集中在前期,总的来说,“两雨一晴”。
市气象部门表示,根据目前气象资料分析,预计清明节期间我市受冷空气影响,将出现一次中到大雨、局部暴雨的天气过程,并可能伴有短时雷电、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这样的天气预计会在6日结束,小长假最后一天可能会迎来晴天。
具体预报为:4月4日,中雨转阵雨;4月5日,中到大雨,局部暴雨;4月6日,多云到晴。
尽管雨水不少,气温方面还算相对较平稳,13℃至23℃之间,不算冷也不算热。
都说“清明时节雨纷纷”,就目前情况来看的确不假。而且,今年的清明还要“雷雨交加”。4日、5日雨较大,尤其是5日,局部地方可能出现暴雨,安排在这两天扫墓的市民,要做好防雨措施。6日雨后天气转晴,出行方面会方便一些,但空气变干燥,风力有三四级,扫墓需要注意防火。
总之,今年清明的天气大概会给扫墓增添不少麻烦。大家需关注最新的天气预报,安排好出行计划。气象部门还提醒,近期强对流天气频繁,各地相关部门需采取措施防范雷电、大风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山区应加强防范连续降雨或强降雨可能引发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雨天行车 小心谨慎最安全
雨水多,开车上路不安全因素相对也就很多。对此情况,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说,市区内的解放桥、虞山桥、南洲大桥、漓江桥等桥梁道路附近空气湿度相对更大,也就更加湿滑,要小心行驶。
一旦出城,县乡道弯多坡陡,车辆打滑的情况可能会更易发生,司机应减速慢行,不要超速行车。而且,山区道路不时会有水坑,司机要小心“陷阱”,不要太靠近山体行车,必要时下车查看,确认路面情况再走。
雾大能见度差时,司机们要及时打开防雾灯和近光灯。在复杂路口和村庄及山路转弯处时,应适时鸣喇叭,以引起行人和车辆注意。
途经临山临水路段时,务必保持安全距离,以便遇到突发情况时能提前采取措施。如果遇事故造成损失较大的,应该立即报警。
山路湿滑 换双合适的鞋子
扫墓时难免爬山、爬坡,一趟下来时间要耗掉半天甚至更长。因此,扫墓可以算得上是一项“体力活”,全身上下的“装备”得选好才行。
首先,脚下穿什么鞋很重要,如果鞋磨着脚,整个行程就要遭罪了。先说说不适合穿的鞋子,女同胞的高跟鞋是一定要放弃的。穿高跟鞋出行爬山,无疑是折腾自己,不仅脚累,还容易扭伤。还有人可能觉得清明节下雨,穿凉鞋、拖鞋就不怕弄湿鞋子了。这种想法其实不妥,因为这类鞋在爬山时既不贴合脚、也不防滑,会成为您的负担。
推荐大家选择软皮面或透气性好的鞋子,有厚胶底的鞋最好,可以在湿滑的路上起到一定防滑作用。如果您有专业的徒步鞋,很适合在扫墓的时候穿。此外,出发前,建议您先仔细检查、清除鞋内的小沙石等杂物,避免磨伤脚部。
穿衣方面,眼下已是“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天气,衣服不必穿太厚。建议穿一件方便穿和脱的外套,能防水透气的最好。这类型的衣服,下点小雨不怕淋湿,爬山如果热了,又能及时脱掉。
遇到雷雨 野外不要打手机
清明期间,桂林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因此,到野外扫墓时需预防可能出现的雷雨天气。
市防雷中心的专家表示,在城市中,很多建筑物都安装有防雷设施,大家活动相对安全。而到了郊外空旷地带扫墓,预防雷电这根弦一定要绷紧。
当市民们在郊外感觉快要变天时,应该暂时停下活动,尽快离开山坡以及河流、峡谷等容易遭到雷击的地方,躲避的地点不要靠近电杆、高塔、大树、烟囱。
此外,市民们平时都习惯了手机一响就接听电话。但是,如果在郊外遇到雷雨天气,应尽量避免接打手机。因为手机接通后,所发射的电磁波极易引来感应雷,使人遭受雷击。同时,市民如果携带了铁铲、锄头等铁制工具,雷雨时不要扛在肩上,否则可能成为雷击的目标。
遇到打雷,骑摩托车、电单车、自行车的市民最好先下车,等待雷电过去再赶路,切忌在雷雨中狂奔。开汽车的市民,车内是避免雷击的理想地方,但是如果打雷的时候在开车,最好放慢速度,以免前方发生雷击而影响驾驶,造成事故。
桂林会议旅游网http://www.glcit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