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是我国大陆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之一,也是十二个“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之一。
为了更快实现汽车制造本地化,柳州除了加快本土企业结构调整,强化转型升级外,还采取借壳借脑发展战略,每年走出去,加强与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先进汽车产业的国家紧密合作,还加大对区外特别是对台港澳地区汽车产业合作力度,促进汽车制造机汽配产业的发展。
柳州市政府分别于今年4月、11月组团到台湾与岛内汽车业界共同探讨合作发展事宜,寻求合作领域,希望通过技术引进或合资合作等方式发展离合器、铝轮毂、汽车灯具、汽车仪表、汽车电子及凸轮轴、曲轴、连杆、活塞等锻、铸、液压、加工辅具、特种原材料,填补柳州缺项产业。最大程度与台湾优势互补,提升柳州机械产业的配套能力,形成与主机企业上下延伸的强大产业链。
A 台资台智涌入柳州汽配业
精于商道的台商敏锐地嗅到了商机,陆续融入汽车强市柳州工业园寻求发展。柳州六合方盛、昌裕机械等一批台资汽配生产企业成为柳州汽车产业的生力军。目前,该园区有台企16家,引进规模以上汽车配件产业21个,总投资近100亿元,从业近万人,台资企业逐渐成为该地汽配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柳州六和方盛机械有限公司是柳州经济开发工业园规划的汽配产业园区内集聚多家车型汽配台资企业中较早建设生产的一家。该企业总经理刘光文介绍说,柳州六和方盛机械有限公司是由台湾六和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和广西方盛集团公司共同投资的企业,原设计生产规模年产值36亿人民币。由于市场发展需要,不断扩产,去年,该公司年产值已达55亿元人民币,计划在2015年产值超过100亿人民币。
刘光文说,由于六和方盛生产技术含量高,产品80%供给大陆及韩国、日本的品牌汽车生产企业,20%销往欧美国家的福特等世界知名汽车生产企业,实现了产品零库存,企业已成为广西重点的汽车配件生产企业。刘光文表示,六和方盛的良好发展,引起了台湾其它上下游企业的关注,加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逐渐建成,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海峡两岸投资保护协议的稳步落实,柳州汽车城地理优越,许多台湾同行纷纷表示要一同来柳州发展。
在另一家台资企业东升公司生产车间的高压铸造车型项目现场,台商吕龙逸与五六位来自台湾的工程师在指挥工人安装车轮、车灯及发动机转轴零件生产线。由于东升公司具有较大的市场效应,吕龙逸正满怀信心的打造LED车灯新品牌,将汽车零配件项目生产多样化。
“这里环境好,公司发展很快,今年的订单都做不完呢”东升公司生产部负责人李镇篙说,公司百分之五十供给柳州三个汽车厂,百分三十供给大陆其它汽车制造企业,百分之二十出口东盟和其它国家。东升公司产品相关技术已在海峡两岸同时注册专利,企业还将部分业务转广西经道东南亚等地市场。
B 崛起的柳州产业园台资汽配产业
柳州市市委书记郑俊康说,柳州重点围绕乘用车、商用车和发动机打造专业化、规模化、研发型的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基地。用体制机制、产业结构、城市功能和生态环境的“四大创新”驱动汽车城建设全面提速。通过全球特别是美日韩和港台地区人才的引进,扶持企业创新;汽车产业园区的建设,促进园区产业集群的快速形成。
多次率团队来柳州汽配工业园作投资考察的台湾昌裕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易琛表示:桂台两岸经贸整合和区域合作“引擎”作用日益凸显,为台湾机械仪表企业与柳州全面合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柳州汽车产业需要加强配套众多的生产企业,台湾的电子、精密仪表、LED车灯、皮革、玻璃等汽配产品生产很有优势,双方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柳州市台办负责人表示,看到六和方胜、东升公司在柳州的发展态势,启昌、璋隆、禾木等汽配台资企业纷纷跟进,以商引商效应明显。台商在粤浙苏等地的一些上下游企业在通过咨询、考察后,也表达了在柳州投资的愿望。
汽配产业园区负责人透露,开发区今年进一步完善了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投资环境,营造了汽车配件产业发展的氛围,从目前粤台港澳和其它地区进驻的项目初步形成了车轮、车灯、变速箱、拉杆、座椅、车窗膜、整车等产业链。他还说,汽配产业园积极发挥台湾企业管理人员带动作用,大力引进和推广台湾企业文化、先进管理经验、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有效促进了桂台两地机械制造业深度对接和产业升级。
C 汽车产业全球布局期待台商参与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柳州市的发展汽车产业战略布局中,瞄准海外市场,对外输出产品、技术和管理是重要的一环。
柳州工信委负责人说,柳州汽车生产企业研发的新能源车已经远销欧美、东南亚国家。“企业要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不断推出自主创新的新产品。”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管理部负责人说,通过资产重组,五菱集团实现与上汽集团和美国通用公司的“三方合作”后,凭借提升零部件和发动机制造的竞争力和自主创新研发专用车的智慧和激情,“传统”与“创新”的“双轮驱动”一路突破,2012年度,实现销售收入136亿元的目标,成为柳州市骨干企业“转方式、调结构”成功升级的典范。
随着“走出去”战略的进一步深化,柳州汽车业已经从过去单一的“卖产品”,转变为输出技术、标准和管理模式等。上汽通用五菱现已开拓了美洲、非洲、中东、东南亚的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业务市场,占中国微型车年度出口总量约10%的份额。
柳州市长肖文荪介绍,“十二五”期间,柳州市优先发展汽车产业,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的轿车、客车、特种专用车产品,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延长汽车产业链,促进配套产业发展。继续加快推动以上汽通用五菱和东风柳汽为代表的汽车企业由生产中低端汽车为主向生产中高端汽车为主升级。到2015年,汽车整车产能将超过200万辆,发动机产量150万台,汽车产业产值超过1500亿元,建立起具有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现代物流、汽车服务、商务会展、汽车金融、培训教育等较长产业链的现代汽车产业集群。
对于台湾业者来说,投资柳州的版图已经展开,这里雄厚的产业基础和优良的区位条件,加上正在规划的美丽蓝图,前景无疑令人期待。
桂林会议旅游网http://www.citsg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