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南国早报记者从第十一届东亚健康促进会议暨2013广西康复医学会年会上了解到,2013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在全国31个省(区、市)创建一批国家级健康促进试点项目医院,广西24家医院入选。成为健康促进医院,医生们就要把工作重心从看病向防病转移,由开“药物处方”转为开“生活处方”。
康复病区接连扩容还不够用
有酒有肉,懒动爱“宅”的生活,看起来挺惬意,实际上害人不浅。在当天的会议上,来自中国、日本、韩国、泰国等多国的专家共同呼吁,必须重视因生活方式导致的健康问题,否则,惬意几年后,可能就得到康复医院预约床位了。
广西康复医学保健中心设在自治区江滨医院。该院副院长胡才友介绍,短短几年时间里,该院的康复病区由1个增加到4个,目前增至200多张床位,可还是供不应求。
据介绍,需要康复的病人数量近年来迅速增长,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脑血管疾病患者,例如脑出血、脑梗死等。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的报告,近几年,我国的卒中(中风)发病呈井喷状态,这类患者70%以上会留下后遗症,致残率高。
隐蔽的危险因素难发现
这类疾病的患病跟生活方式及健康意识有密切的关系,早期先是血压、血脂、血糖、体重等指标超标,这个苗头如果不及时灭掉,血管一点点发生病变,可能某一天就会突然晕倒,醒来发现已经偏瘫。
健康促进的目的是发挥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找出高危人群,因为有一些危险因素隐藏得很深,患者自己很难察觉。胡才友说,近期,在该院承担的一个国家脑卒中高危个体筛查项目中,发现一位40岁的市民有60岁的血管,奇怪的是,他的血压等指标都基本正常。后来经过24小时动态血压检查,最终发现他患有“孤立性夜间高血压”,这种高血压的特点就是白天正常,晚上升高,普通体检发现不了,身体却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侵害。
“药物处方”转为“生活处方”
国家卫生计生委提出,2013年在全国31个省(区、市)创建660家国家级健康促进医院试点项目医院,广西有4个市的24家医院入选。
据了解,该项目目的是让医院变成健康促进中心,而不是手术和药物治疗中心。医务人员不再只是对病人进行疾病的诊断和临床治疗,还要对患者、陪同看病的家属、医院所在的社区居民,开展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和疾病康复的综合服务,从重“治”转为重“防”。
成为健康促进项目的试点医院,医务人员将对辖区内的高危人群开展筛查,进行健康教育,并跟踪管理2~3年的时间,通过开“生活处方”、“运动处方”等方式,督促他们改变不良习惯。
医生同时提醒,40岁以上的人,应该定期进行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检查,包括血压、血脂、血糖、体重等。如果这些指标基本正常,却出现头晕、头疼、失眠等异常,有可能是存在“孤立性夜间高血压”等较隐蔽的危险因素,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接受进一步检查。
桂林会议旅游网http://www.glcit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