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到国外留学深造,为了让大家这个留学方面的相关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上周六美籍华人廖玉麟以公益志愿者的身份作客百姓文化大讲坛,为咱们市民讲讲中美文化的差异和送子留美的应对。 廖先生是桂林人,在美国游学已经25年了,他也是咱们大讲坛的忠实听众,每次回桂林都要到大讲坛来听讲座。这次讲座主要采取一问一答的形式来进行,廖先生首先回答了关于这个中美教育的差异的问题,他认为中国家长都希望把自己的经验告诉孩子,而在国外家长们更希望孩子自己去积累经验。 【同期声】“学习比较注重于实践,这种实践是什么呢?我记得最清楚就是说,从小学到中学拿很多实践性的。比如从做那个玩具,做那个什么 就是自己做一些东西,然后鼓励他们到社区去,去工作去学习,鼓励他们自己去做一些事情。他们很注重这个东西,比如说他们很锻炼个人能力。” 随着学业负担的加重,现在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初中毕业后就能到国外学习,那在这个阶段到底适不适合送孩子出去呢? 【同期声】“十五岁我个人认为,如果他是一个在国内有自理能力的话可以去。如果没有的话,我自己认为还是晚一些去。自理能力很重要,还有就是说你到国外。”“有什么样的?”“比如说亲戚朋友,或者你很要好的朋友。如果他们在那里生活,那么肯定会帮助你一些东西。” 廖先生说送孩子去美国读书,最好能找到一户家庭让孩子寄宿,这样对孩子的生活学习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同期声】“在美国你如果找得到一个基督教的家庭,那是很普遍,他们非常有爱心。那么如果你能寄住在他家里,那么对你的英文成长是很有帮助的,而且你会学到很多东西。” 送孩子到国外读大学,选择什么样的专业也是一个非常头疼的问题。 【同期声】“我自己的建议就是,如果你能学以致用的专业,可能是最好的了。比较实用,美国大学还是属于快餐文化,今天学明天用的事情。如果你的儿女学习很厉害,你不想去做其他的事情,那你就让他学完了再学习再学习,学好了就做教授。如果他是喜欢学一点做一点的人,那学了一点就是我们说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人,那么你不妨去做企业,或者什么东西。” 在讲座的最后,廖先生建议孩子到国外后一定要打工,让他们多锻炼,这样才能培养孩子自立和交际的能力,也会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 【同期声】“(美国)崇尚劳动对所有的人对不同的工作这个职业是没有歧视的,而且是非常尊重的。你比如说你去做服务员,你做服务员你做律师,你做律师可能还得不到小费,你做服务员肯定得到小费,给小费本身就是一个尊重。” 希望这次讲座能给那些即将送孩子出国留学的家长们一些启示,如果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可以联系廖先生,和他进行更多的沟通和交流。
桂林会议旅游网http://www.glcit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