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置在七星公园花桥入园处的应急避难场所标志。
发生地震、洪涝灾害等突发事件时,该往哪里跑?8月16日,记者从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了解到,9个示范性应急避难场所的指示牌已在市区醒目亮相。今后,居民将可以根据设置在城市道路上的指示牌,轻松找到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应急避难场所。
本报曾在3月24日5版刊发《紧急避难,桂林准备好了吗?》,文章提到,身边应急避难场所大多“隐形”,不少避难场所当时还没有各种救助设施,也没有相应的指示标志。文章见报后,引起了社会不少关注,相关部门也引起了重视。
17日,记者走访了9个示范性应急避难场所之一的七星公园。从七星公园花桥入园后,就看到了两个竖立在公园内道路旁的应急避难场所功能分区标志牌。应急棚宿区、应急供水、应急厕所、应急停机坪等各种标志,让市民对公园内的紧急避难场所的功能分区及应急设施有了清楚的了解。
据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根据统筹规划、布局合理的原则,紧急避难场所主要设置在公园、体育场馆及广场。在应急管理设施方面,目前9个示范性应急避难场所的应急供电设施、消防设施、供水设施等比较完备,一旦发生意外,可以基本满足避难市民的使用需求。
据了解,目前我市各县(区)共初步选定应急避难场所64个。接下来一段时间,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会联合相关部门,加强对县(区)、乡(镇)的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
桂林会议旅游网http://www.glcit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