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jpg)
.jpg)
近日,阳朔经济发展传来好消息,该县通过“转方式、调结构、上水平”,县域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一举获得“2010年度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荣誉称号,这是该县继2006、2007年连续两年荣获“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后,又一次获得的此殊荣。 【同期声】阳朔台记者 廖:“每天晚上,这里都座无虚席,一部经典的刘三姐演出,成为了阳朔整个旅游业发展的领头羊,仅印象刘三姐大型实景演出的游客接待量年均值达一百万人次,旅游效益近亿元,印象刘三姐景区所带来的巨大潜能为阳朔旅游产业集群式、集约化发展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为打造世界级旅游胜地,推进品牌建设奠定了基础。” 《印象·刘三姐》如今已经成为阳朔旅游产业的一个金字招牌,在它的带动下,住宿、餐饮、运输等三产也得到了快速发展。2010年,阳朔直接、间接的旅游从业人员达10万余人,除本地人在阳朔旅游业淘金,一些迷恋阳朔风土人情的老外也在这里“安营扎寨”,他们不仅能在西街上开酒吧开旅馆,还利用农村资源做起了旅游生意,成为了阳朔旅游的一大特色。在阳朔镇骥马就有一家农家饭店生意特别火红,它的主人就是一个地道的外国人。 【同期声】阳朔农家饭店格格树 经理 乔汉:“在我看来,跟往年夏天相比,今年夏天生意空前火爆,我想这是因为许多人对别人说这里是度假放松的绝佳去处,我想明年夏天生意会更加火爆。” 旅游给阳朔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了甜头,该县在获得“中国旅游强县”称号基础上,又在紧锣密鼓地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旅游业的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旅游结构正从单一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型迈进,从旅游中转站发展成为世界最佳旅游目的地。2010年,全县接待游客811.3万人次,是2005年的2.3倍,旅游收入31.5亿元。 旅游业的发展也给阳朔县的农业发展带来了生机,近几年,乡村旅游拉动了农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增收渠道。 【同期声】阳朔金桔种植户 赖玉梅:“我从没想到,小小的金桔也能做成大产业。去年,我销售了金桔40万斤,今年有望突破45万斤,小金桔带着我们全家走上了致富路。” 赖玉梅只是阳朔当地众多靠农业致富的一个例子,在政府引导下,当地农民通过种植、养殖行业积极衍生出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使得农民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宽。据统计,2010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6234元,增幅名列全市第一,总量位居全区第三。 阳朔县五年内先后三次获得“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这个荣誉称号,这与该县走“旅游富民又富县,农业稳县更富民”的路子密不可分。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阳朔县形成了科学保护青山绿水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的发展良好局面。阳朔县规划到“十二五”期末,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2亿元,财政收入实现1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旅游总收入突破78亿元,真正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
桂林会议旅游网http://www.glcit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