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一个鲜榨甘蔗汁的小摊,记者看到部分甘蔗切口长有红斑点。
民间一直流传着“清明后的甘蔗似砒霜”的说法。近日,多地曝出市民食用甘蔗中毒的新闻。22日,记者走访玉林市农贸市场、冷饮店发现,市面上仍有甘蔗、鲜榨甘蔗汁销售,并受到市民喜爱。专家表示,目前市面的甘蔗多为陈蔗,容易霉变,市民购买需避开红心、发芽的甘蔗。
●接近5月,甘蔗、鲜榨甘蔗汁仍受市民欢迎
记者走访玉林市几个农贸市场,发现虽然接近5月,市面上部分水果摊仍有甘蔗销售。在茂林路口附近一菜市,记者看到一个水果摊上还摆着甘蔗。长条甘蔗捆成一扎竖在水果摊上,甘蔗表皮黑亮,看起来水分饱满,但仔细翻看可看到部分甘蔗已经轻微开裂。而在水果摊不显眼的一个角落,记者还看到一个箩筐里放满了砍成30~40厘米的甘蔗,大部分甘蔗光泽暗淡,已经开裂、发芽,横截面泛红。老板表示,整条甘蔗卖5元/公斤,而箩筐里的甘蔗卖4元/公斤。该老板还表示,现在市面的甘蔗已经不多,因此甘蔗卖得还不错。
而在夜市街,记者看到几个现榨现卖甘蔗汁的小摊和店铺。在一家甘蔗榨汁店,不少市民正在排队购买鲜榨甘蔗汁。市民李女士表示,她是这家店的常客,甘蔗和雷公根混合榨汁,可以清热解毒,因此逛街累了喜欢买上一杯解渴。而记者观察地面上的甘蔗渣,这些蔗渣大部分已经带有红点、红片。
●清明过后,市面上的甘蔗多为陈蔗,容易霉变
记者通过走访多个水果摊了解到,甘蔗从11月便开始上市,过年期间进入吃甘蔗的高峰期,因此过年前后是甘蔗销售旺季。一水果店梁老板告诉记者:“过年前甘蔗最好卖,那时候甘蔗比较新鲜,卖相好,而且去年甘蔗产量高,价格不贵,不少市民在过年时都买了一捆回家存放着,留着慢慢吃。”
记者在走访这些仍在销售甘蔗的水果摊发现,这些甘蔗切口均不是很新鲜,部分切口已经长霉,甘蔗表皮也有一些开裂。“过了清明后,甘蔗地里已经少有甘蔗了,市面上的甘蔗多为存货,属于陈蔗,容易发生霉变、发芽。我们3月初就不卖甘蔗了,就是怕顾客买了吃坏肚子。”梁老板说。
●市民购买须谨慎,红心、发芽甘蔗不能吃
清明后的甘蔗似砒霜?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食品、营养专家温群表示,民间的这句俗语对霉变甘蔗毒性有些夸大,但霉变甘蔗食用不当确实会引起中毒现象。甘蔗霉变主因是在运输、储存过程感染真菌,春季气温、湿度均较适合真菌生长,引起甘蔗霉变。温医生表示,甘蔗霉变会引起甘蔗产生黄曲霉素,同时甘蔗中糖类酸败会产生3-硝基丙酸,食用了含黄曲霉素、3-硝基丙酸的甘蔗后,容易引起肠胃真菌感染,破坏人体肠道菌群,患者轻则表现出呕吐、拉肚子,重则引发出血性肠炎、视力障碍、抽搐等。
当市民误食霉变甘蔗引起中毒后,应该如何处理?温医生表示,若只是轻微中毒,感到恶心、呕吐、腹泻,则应立即吃点止泻药物,同时进行催吐,清水灌肠;若病情严重或市民自己不好判断病情,则最好到医院就医,由医生进行专业的处理。温医生提醒,这段时间市民购买甘蔗需要谨慎挑选,尽量不要购买红心、发芽、长霉的甘蔗;在吃甘蔗时,如果发现酒味等异味时,应不要继续食用;此外,近期最好不要再购买鲜榨甘蔗汁,加工过的甘蔗汁从表面上难以辨别原料是否已经霉变。
桂林会议旅游网http://www.glcit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