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每年举办一届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也迎来了10岁生日。10年来,中国-东盟睦邻友好与互利合作取得了巨大成果,成为发展最快、最富活力的国际区域合作典范。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开创了中国与东盟友好交流、经贸促进和人文“三位合一”全方位合作新模式,推动双方战略伙伴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
4月21日至27日,由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组织的国内及区内媒体采访团赴京采访,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林产工业协会、中国-东盟中心相关负责人及专家学者,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驻华使馆官员等就10年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成效与前景畅所欲言,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1 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日益紧密
十年风雨同舟,十年携手共进。从2004到2013年,中国与东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日益紧密,多个合作领域富有成效。
“近10年来,中国和东盟关系呈现出全面、深入、活跃、密切的发展格局。”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中方常务副秘书长许宁宁说,中国和东盟10年来的合作,在几个方面有很大的发展。最突出的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它的意义不仅仅汇集了双方之间的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促进了地区一体化建成。第二就是双方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旅游、金融方面建立了一系列的合作机制,不断巩固双方之间的关系,并把合作推向一个新阶段。第三是双方之间的政治合作随着自贸区的建立有了很大的改善。近10年来,双方贸易和投资交流突飞猛进,双边贸易额从2002年的550亿美元上升到2012年的4000亿美元,增长8倍,中国已连续10年是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双向投资发展很快,东盟成为中国在国外的第一大投资市场,东盟则是中国重要的海外供应承包市场,2012年中国和东盟的双向投资突破1000亿美元,其中中国在东盟的投资增幅为52%;截至2012年底,中国和东盟供应承包签署的合同额是1480亿美元,完成的供应承包营业额是970亿美元。
“回顾过去10年,中国东盟关系发展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马明强表示,经贸合作一直是中国东盟合作的一个亮点,其他合作也取得巨大成就,如人员交流,现在中国和东盟的人员交流达到1500万人次,每周都有1000多个航班往来。
“自2009年以来,中国一直是马来西亚的最大贸易伙伴。”马来西亚驻华大使拿督伊斯甘达·萨鲁丁说,中马双边贸易额在过去10年增长5倍。据马方数据,2012年双边贸易额较上一年增长8%,占马来西亚贸易总额的13.8%;据中方数据,2012年双边贸易额为948亿美元。
“菲中的双边贸易年均增长速度均高于同期两国各自的经济增长率。”菲律宾驻华大使巴西里奥表示,据菲方2003-2012年度的贸易数据,菲律宾对华贸易额从39.59亿美元增至128.22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6.4%;据中方数据,在此期间,双边贸易额从52.58亿美元增至364.49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24.61%。
越南驻华大使馆公使黄玉荣说:“10年来,越中经贸关系发展速度快,水平不断提高,内容越来越丰富。”双边贸易额从2002年的33亿美元发展到2012年的410亿美元,增长了15倍。
2 博览会品牌带动效应显现
至今,中国-东盟博览会已办了九届,成为中国和东盟作为一个整体与世界其他经济体合作的重要桥梁。诚如菲律宾驻华大使巴西里奥所言:“虽然东盟和中国拥有多个合作平台,如东盟地区论坛(ARF)等,但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作用仍然非常显著,因为这是为数不多的几个全球商界和企业直接交流的平台。”
一组数字展示了中国-东盟博览会所取得的辉煌成绩:九届博览会共有48位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1767位部长级贵宾出席,共举办了200多个高层次会议、论坛和相关活动,共有18763家企业、36.8万名客商参会,贸易成交额135.68亿美元,国际合作项目签约额573.76亿美元,国内合作项目签约额5561.14亿元。
在看得见的成绩背后,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品牌影响力及辐射带动力日趋强大。在马明强看来,中国-东盟博览会是中国东盟合作的一个里程碑,是一个非常好的合作平台,这个平台影响到全方位的拓展。除了经贸领域这个重点外,如今还逐步拓展到文化、教育领域,下一步则在医疗、青年交流、人员培训等多方面逐步展开合作。
对于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品牌效应,企业界代表有着更直观的体会。从2010年第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林产品与木制品展举办以来,中国林产工业协会秘书长石峰至今已连续参加了3届展会。他清楚地记得,第一届只有两个展厅,第二届则扩展为6个展厅,去年更是达到8个展厅,参加的企业有1315家。“今年我们想利用10个展位,把更多的林产品,特别是国内的品牌产品展示出来。”
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协会秘书长楚玉峰直言:“协会从2004年第一届博览会开始组团参展,规模由刚开始的60多个展位发展到300个展位。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出口到东盟,每年以22%的速度递增,博览会功不可没。”
“东盟博览会为中国电力企业跟东盟国家的电力部门合作建立了一个很重要的平台。”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国际合作部副主任吴添荣说:“我们一些很重要的成果,如购电协议和投资项目都是在博览会上签署的。”
“自2004年第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以来,我们见证了这个展会的功能从单纯的货物展示扩展成为一个聚集区域领导人和商界精英共同发掘各领域合作机会的平台。”伊斯甘达·萨鲁丁说,自2004年第一届博览会举办以来,马来西亚一直积极参与,使用展位数从2004年的89个展位增至2012年的150多个。
3 广西成博览会最大受益者
“广西是中国-东盟博览会最大的受益者。”许宁宁说,广西这些年的开放和经济发展,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博览会、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南宁的举办。“两会”带动了广西一系列的变化,如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及两个保税区的成立,崇左及南北钦防的发展等。而中马钦州产业园和马中关丹产业园则成为中国与东盟加强产业合作的成功典范。
在每一届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广西取得的成绩都格外引人注目。如在第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自治区领导分别与东盟国家领导人、各国代表团、友好城市代表团等举行了15场会见,就共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共同推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等次区域合作、促进自贸区发展等问题达成了广泛共识。与此同时,广西在项目签约上大获丰收,国内合作的17个商贸物流项目全部落户在广西,总签约额165.7亿元,约占国内合作项目的20.7%;国际合作中8个商贸物流项目有6个落户广西,签约金额3.57亿美元。
对于广西未来如何利用自身优势进行发展,许宁宁建议,首先是要继续办好博览会跟商务与投资峰会,进一步发挥“两会”在中国-东盟合作中的重要作用;第二要进一步加强广西与东盟之间的合作,包括推动泛北部湾次区域合作、建好北部湾经济区及落实好北部湾经济区尤其是两个保税区的发展规划;第三应更多地参与到中国和东盟包括互联互通在内的中间领域的合作。
桂林会议旅游网http://www.glcit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