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谚“三月(指农历)甘蔗毒过蛇”在农村流传甚广,近日,一位网友发现南宁街头巷尾有甘蔗出售,自己试吃后,却并没有中毒。他质疑这一谚语是否有科学依据。广西农科院教授李杨瑞揭开了谜底:甘蔗本身无毒,但因天气原因变质发红后,人吃到会引起中毒。
网友“阿简”在QQ群里和朋友聊天时,提到了小时候啃甘蔗的事。他说,常听人说“三月甘蔗毒过蛇”,但如今已到农历三月,在南宁大街小巷还有甘蔗卖。为验证这句农谚,4月11日晚,他买了一根甘蔗来吃。吃后并无异样反应。他疑窦丛生:“这句农谚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4月12日,记者在南宁多个水果市场走访发现,甘蔗摊已经骤减了,在少数几个摊点前,顾客也不多。茅桥市场卖甘蔗的摊主说,以前,这个市场有好多家,但现在仅剩下她一家了,生意也不怎么样。在官塘市场、淡村市场等地,甘蔗摊也少有人问津。为何不对甘蔗“感冒”呢?有消费者认为清明过后,甘蔗不甜了;有消费者信了农谚,不敢买;也有些消费者表示,不会在意这一农谚,想吃甘蔗时,还是会吃。
李杨瑞说,甘蔗本身是没有毒的,但由于甘蔗含糖分很高,极易滋生真菌和霉变。天气暖和后,运输过程中若耽误时间,会使有些甘蔗变质发红,人吃下去就会引起中毒。广西属于产蔗区,只要甘蔗不放太久,“一年四季都有甘蔗吃”。李杨瑞提醒市民,“没有变色的甘蔗,大家可以放心吃”。对于市面上甘蔗渐渐淡下来的情况,李杨瑞认为和气温有关。他说,清明过后,温度回升,甘蔗就开始长高长叶,消耗养分,所以甜味会变淡,到六七月时,完全没有甜度。
桂林会议旅游网http://www.glcit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