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新经济走廊重要节点城市崇左加力开放合作,加快南崇经济带建设—— “两加” :崇左开放新风向
陆路东盟南(宁)崇(左)经济带——两年前当崇左市这一发展战略浮出水面时,引起各方高度关注。并获得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2012年上升为全区发展战略。
把握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大势,抓住以面向东盟为重点的沿边开放历史机遇,崇左市立于新的高度,把“加力开放合作、加快南崇经济带建设”作为今年工作的主题。
实施“两加”,不断提高沿边开放水平,成为了南新经济走廊上重要节点城市——崇左开放合作的强劲风向。
南崇经济带将在南新经济走廊中发挥先导、示范作用。
“崇左发展最关键的出路是开放合作”
崇左市是伴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启动而发展起来的城市。2003年建市以来,崇左积极融入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大潮,面向东盟务实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合作。
2009年,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构建“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崇左市作为中国通往东盟的门户和最便捷的陆路大通道,也在融入南新经济走廊中寻找最佳的切入点。
依托自身优势,2010年崇左市提出实施陆路东盟南(宁)崇(左)经济带发展战略。发挥崇左各种优势、潜力,在融入北部湾开放开发和南新经济走廊建设中抢占机遇,寻求发展,深化交流与合作。通过打造南崇经济带,在南新经济走廊建设中发挥先导、示范作用,推动形成连接东盟的重要通道经济带。
“边规划、边建设”,崇左站在广西、全国乃至东盟区域的大格局来谋划、编制《南崇经济带发展规划》。同时,以园区建设为抓手推动南崇经济带建设。
如今,崇左已形成以“糖业(白)、矿业(黑)、红木产业(红)、绿色生态旅游业(绿)”为主的产业体系。南崇经济带上布局多个产业园区,从点到线连成片,园区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完善的产业体系,合理的园区布局,为南崇经济带产业集群培育和成长提供了坚实基础。
2012年底,崇左到钦州高速公路开通,崇靖高速公路也开工建设。由此,南友、崇钦高速公路,湘桂铁路、南宁空港等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已形成并发挥作用,中越国际道路运输线路贯穿全市,口岸、互市点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崇左正逐步形成“通江、达海、出边”海陆空一体发展的交通组合优势,崇左对外开放的承接能力进一步增强。
与此同时,崇左与东盟的经贸合作不断深化。外贸发展规模不断扩大,2012年崇左对东盟进出口66.34亿美元,总量位居广西第1位,是10年前的27.8倍。崇左还与泰国客商合作建设中泰(崇左)产业园,与越南联合开展跨境经济合作区、国际旅游合作区建设。
规划先行,产业支撑,交通互联互通,合作的深化,使崇左加快南崇经济带建设具备了坚实基础。
崇左市委书记黄克表示,崇左的发展,充分证明了开放合作是崇左经济的主力量,崇左的发展最关键的出路是加力开放合作!
加快南崇经济带建设正当其时
2013年是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已经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深化中国—东盟开放合作,是大势所趋。
配合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对沿边开放更加重视,将在年内公布《沿边地区开发开放规划》。
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2012年12月在全区经济工作会上指出,要充分发挥我区对外开放的叠加优势和巨大潜力,深入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带动战略,在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中赢得更多发展资源和机会。今年1月,彭清华到崇左调研时也指出,崇左要发挥好区位优势,着力打造沿边开放新高地,成为广西提升沿边开放水平的桥头堡。
加力开放合作,必须营造中心腹地,营造合作平台。
南崇经济带北起广西首府南宁,贯穿崇左全境,西南接越南谅山,是崇左开放合作的大平台,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乃至中国连接东盟的重要陆路通道。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南崇经济带与南新经济走廊的建设步调日趋一致,去年《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南宁—崇左经济带发展规划》编制完成并获得自治区 政府批复实施,标志着南崇经济带建设已经上升为广西的发展战略。
特别是,今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把推进南崇经济带建设上升为中国东盟互联互通的建设项目。这意味着,加快推进南崇经济带建设,不只是崇左市的项目建设,而是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南崇经济带就是南新经济走廊建设的先行者、先试区。
而且,自治区党委、政府将南崇经济一体化建设列为今年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这将有利于崇左加快融入南宁首府经济圈建设,接受南宁大城市的辐射带动。
站在新的起点,立于新的高度,深化面向东盟的开放合作,加快南崇经济带建设正当其时、势在必行。
崇左抢抓机遇,科学研判形势,把“加力开放合作、加快南崇经济带建设”作为今年工作的主题,以实际行动落实国家开放战略部署,深化面向东盟的开放合作,构建边海互动的开放格局。
拓展领域打造平台推进“两加”
以面向东盟为重点,依托坚实的基础、独特的优势,崇左将加力开放合作,加快南崇经济带建设。
拓展开放合作发展领域。今后五年,崇左将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发挥“西连东盟、东接南宁、通边达海”的区位优势以及资源优势,巩固发展“白、黑、红、绿”支柱特色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拓展与东盟的产业合作领域。重点加强经贸、蔗糖产业、生态型资源产业、农林产品加工业、交通物流业以及旅游业的合作。
推进对东盟经贸合作战略调整,崇左将由以贸易为主向贸易与投资合作并重转变,以商品贸易为主向加工贸易、技术贸易、服务贸易协调发展转变,由以口岸城市和口岸小城镇为核心的口岸经济向以中心城市为支撑的开放型经济发展转变,进一步提升合作层次和水平。不仅抓好纺织品、机电产品、农副产品等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同时更积极发展加工贸易,发展壮大红木、摩汽配件、橡胶、农副产品加工、海产品和坚果、大米、饼类等进出口加工,促进对外贸易转型升级。
此外,推进与东盟国家互联互通,把崇左打造成为南新通道上重要的物流节点城市和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商贸物流基地。通过中国—东盟国家的互通互游增进崇左的繁荣发展。同时,加快凭祥国家重点开放开发合作试验区审批工作,抢占沿边开放制高点。争取南宁海关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在凭祥、龙州、宁明、崇左城区建立免税购物区。
园区项目是开放合作的强大动力,是南崇经济带建设的关键支撑。
崇左正推进建立中越跨境合作机制,加快中越凭祥—同登跨境经济合作区、中越友谊关和德天·板约国际旅游合作区建设。支持凭祥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加工区实质性项目入园开工建设,推进保税区二期建设。扶绥空港经济区重点推进广西糖果休闲食品产业园项目和产业集群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空港经济。崇左工业区暨中泰产业园也将加快锰精深加工、中铝稀土产业园、东亚糖业循环产业园项目建设,谋划铝材深加工项目入园,推动中泰产业园上升为两国政府层面的产业园区。崇左(东盟)国际商贸物流园的中国—东盟特色产品大市场建设,友谊关工业区的红木文化产业加工基地项目建设,凭祥万通物流园的红木原木及半成品交易市场……也将助推崇左特色产业的发展。
加力开放合作,一系列重点园区将共同加力,打造崇左开放合作的大平台,推动形成连接东盟的重要通道经济带。
桂林会议旅游网http://www.glcit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