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至21日,自治区主席马飚在桂林调研期间,考察了平乐、荔浦、临桂、灵川、兴安、灌阳六县城镇化建设情况和城乡风貌改造工作。马飚强调,城镇化建设要立足当前,注重长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时要做好搬迁安置工作,充分考虑并保障被搬迁群众利益,切实有效地推进城镇化进程,构建优美和谐的人居环境。
自治区副主席高雄,自治区政府秘书长王跃飞,桂林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君,市长李志刚陪同调研。
平乐县在城镇化建设中确立了跨江拓展、开发新区、“打造桂江第一城”的目标。马飚实地考察了该县南洲新区和同乐新区建设情况,详细了解新区规划建设进展及各建设项目功能布局。目前,新区建设共完成投资20多亿元,实施项目15个,其中桂江二桥、桂江沿岸防洪堤路等建设工程已完成,创业大厦及其配套设施等一大批项目正在实施当中。马飚指出,作为平乐县新的行政、教育和文化中心,新区建设一定要充分考虑好城市发展定位、规划空间布局、城市功能等,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由于荔江两岸景观环境的不断改善,每到华灯初上,荔浦县城荔江防洪堤上聚满了成百上千的群众,有的在散步健身,有的伴着音乐翩翩起舞。10月19日晚,马飚考察了该县滨江新区沿河两岸夜景亮化工程。面对形态和色彩各异的霓虹灯勾勒出的美丽夜景以及在此吹拉弹唱自得其乐的群众,马飚驻足良久并不时赞叹道:“荔浦的夜景真美,荔浦的老百姓真幸福!”次日上午,马飚还考察了新区防洪堤景观带项目。考察中马飚指出,新区建设要注重道路、绿化景观及游乐设施等的配套建设,进一步优化生态景观,打造宜居、宜乐的和谐生活环境。
灵川县甘棠公园以甘棠江为核心,按照“一江两岸”整体规划理念,定位为灵川的大型基础设施工程、人居环境营造工程、环境保护工程和改造老城、建设新城的引擎工程,立足打造富有地方文化民俗内涵和发展特色的漓江上游新地标。马飚详细观看了甘棠公园规划建设展板,听取了滨水区建筑风格设计理念介绍,对灵川县依托邻近桂林市区优势,按照城区建设规划要求建设县城,主动融入桂林大城市发展格局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马飚还考察了灌阳县江东新区及瑶族风情一体化项目规划建设情况。目前,位于灌江东岸的江东新区地块开发已依次展开,各项建设有序推进,整个项目力争在3年内初具规模,5年内功能基本完善。瑶族风情一体化项目位于城北车田片区,将通过特色小镇的建设,把灌阳打造成具有中国瑶族文化特点的生态旅游文化古镇。考察时,马飚认真听取了灌阳县新区建设进展情况介绍,仔细了解该县瑶族群众人口所占比重和瑶乡文化特色,建议灌阳县要充分挖掘地方历史文化,打造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县城新区和特色小镇。
城乡风貌改造也是马飚此次考察的内容。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特色名镇名村发展的意见》和自治区城乡风貌改造三期工程工作安排,平乐县桥亭乡大塘口村被列入自治区特色名村建设行列。通过种植月柿富裕起来的大塘口村人以此为契机,积极打造“村庄规划协调美、村容整洁环境美、村强民富生活美、村风文明风尚美、村稳安康和谐美”的五美新农村,户均投资近20万元,建了17座占地120平方米左右的别墅式洋房,村文化科技综合楼、篮球场、绿化停车场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
看到大塘口村别墅耸立,村容整洁,柿林尽染,景色迷人,马飚十分高兴。他说,在城乡风貌改造工作推进过程中,各地创造出许多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我们要认真加以总结,继续推进城乡风貌改造工作,在依靠群众积极参与和发挥主动性的同时,统一规划、集中管理,有效提高建设质量和效果。
考察过程中,各县新区规划为未来发展描绘了一道道宏伟的蓝图,如火如荼的新区建设场景更是令人振奋。马飚对我市城镇化建设尤其是县城新区建设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在县城新区建设、旧城改造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好城市的发展定位、规划空间布局、城市功能等问题,新区建设要立足当前,注重长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结合实际打造有鲜明县域特色的县城新区;要做好搬迁安置工作,保障被搬迁群众利益,妥善安置好群众的生产生活,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要突出抓好县城和重点镇建设,不断完善配套基础设施,优化功能布局,提高县城品位,切实有效地推进城镇化进程,构建优美和谐的人居环境。
陪同参加调研活动的还有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张振东、卢能干,自治区发改委、工信委、财政厅、住建厅、农业厅、旅游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桂林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俊华,市委常委、秘书长张晓武,市政府秘书长赵仲华及市直有关部门和相关县党政主要负责同志。
桂林会议旅游网转 http://www.glcit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