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元计划”免费午餐活动,已走过1个月。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支持下,目前已有8所山区学校的500多名孩子吃上了免费午餐,受益学生覆盖了灌阳、永福、灵川、全州和平乐5个县。
中秋、国庆长假刚过,“3元计划”继续起程。
10月8日、9日,“3元计划”特派记者深入荔浦、兴安、阳朔和灌阳4县,实地考察了4所提出申请的山区小学,经组委会确认,这4所学校符合免费午餐资助条件。
这4所贫困山区学校共160多名孩子在期盼着热腾腾的免费午餐。我们也期待,爱心伴我们继续前行。
荔浦下龙小学:曾在牛棚鸡舍上课
下龙海军希望小学位于荔浦县蒲芦瑶族乡延绵不绝的大山中。
学校所在地的下龙村,是蒲芦瑶族乡4个自治区级的贫困村之一。从县城出发,一路是坑洼不平的盘山公路。
该校的校舍是由海军北海舰队所捐资援建的,下龙海军希望小学也因此得名。在此之前,由于学校此前的校舍属危房被拆除,孩子们曾在村民的牛棚、鸡舍中度过了两年多的求学时光。
如今,下龙海军希望小学的80名孩子,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上课,学校已配套建设了教师宿舍和一间食堂。
尽管学校硬件设施已相对完善,但孩子们午饭一直是让家长和老师们揪心的事。当地村民经济收入不多,经济作物也只种了少量罗汉果、生姜。由于交通不便,种出的作物运出山外都难。而孩子们每天中午吃着隔夜的冷饭菜,甚至饿着肚子求学。
“要是能让孩子们吃上免费午餐,孩子和家长们不知道有多开心。”作为土生土长的山区教师,下龙海军希望小学校长罗远山的言语中饱含对孩子们的关切之情。
阳朔长乐小学:孩子们连发霉面包都舍不得丢
在当地人眼里,阳朔县金宝乡长乐小学是一所“很山”的学校。从县城去长乐小学的路坑洼不平,尘土飞扬。
学校坐落在路边一个土坡上。教室是一排低矮的平房,绿色的门窗已经掉漆。校长邓汉明说,学校原本有六个年级,撤点并校后,只剩下一、二年级,有32名学生和3名老师。
32名学生,身高几乎都不到一米,黑、瘦、小是他们的共同特点。孩子们的父母大多在家务农,一年所得除了日常所需,没有多少余钱。
中午,孩子们几乎都不回家。他们有的吃冷饭,有的买点小面包吃,老师曾经发现,学生买到了过期发霉的面包,但仍舍不得丢。还有孩子不吃中午饭,下午饿着肚子上课,傍晚放学后再饿着肚子走山路回家。
学校有一间厨房,虽然厨房墙壁发黑,灶台四周有点塌陷。邓汉明说,如果真能实施免费午餐,厨房只需稍做修缮就能开伙做饭。
灌阳保良小学:学生在校长家搭餐
保良小学位于灌阳洞井瑶族乡保良村委鲁塘自然村,离县城有两个半小时的车程,是灌阳县最偏远的山区小学。
10月9日,记者从灌阳县城搭乘过路班车前往保良小学,车辆在蜿蜒的盘山公路上行进途中,四五名乘客因晕车而呕吐。班车司机说,这样的情况他每天都会遇到,因为这条路的急弯太多了。
学校就在鲁塘村的村口,围墙内只有一栋两层的教学楼,两个锈迹斑斑的篮球架竖在操场上。
校长周运生说,目前学校有一、二、四和五4个年级,一共27名学生,大部分的学生都是带着隔夜饭菜到学校吃。最远的学生来自盘殿和楠木歧两个自然村,距离学校约有6公里的山路,孩子们上学至少要走1个半小时。
“有时候天气太冷,孩子们带的饭都冻成了冰疙瘩,根本无法下咽。”周运生说,几年来陆续有家长向他反映这个问题,希望学校能帮孩子们解决午餐问题。后来,周运生和老伴商量后,决定在家里为偏远的孩子“开小灶”,让离校最远的10多个学生每天带米带菜,去他家煮中午饭吃。
周运生说,要是真能让孩子们吃上免费午餐,家长和老师们也省了一份担心。
兴安宝峰小学:上厕所都要过马路
宝峰小学位于兴安县界首镇宝峰村,离兴安县城有一个小时车程。宝峰村属半山区,全村有17个自然村,是“十二五”时期广西首批实施整村扶贫开发的贫困村之一。
校长罗继佐介绍,宝峰小学现在共有28名学生,孩子们中午基本都是带饭到学校吃。
校园内只有一栋三层的教学楼,学校的厕所建在围墙外面,孩子们上厕所需要穿过马路和一条水渠。“前两天就有一个学生被挤到水渠里,还好没事。”罗继佐说。
得知记者的来意,宝峰村委副主任曾繁能也特意来到学校,向记者介绍当地孩子求学的情况。他说,距离学校最远的是金屋宅自然村,距离学校有10公里的山路。每天天蒙蒙亮,孩子们就要走山路上学,一些家长不放心孩子们走那么远的山路,每天忙完农活还要接送孩子。
“这个学期,我们学校可谓双喜临门。前不久,有爱心人士表示给学校捐资,在校园内建一个厕所。现在,孩子们的午餐问题也有着落,真心感谢他们。”罗继佐的言语中,透露出对大山之外那些爱心人士的感激之情。
桂林会议旅游网转 http://www.glcit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