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陪你慢慢长大——海洋果果幼儿园华德福教育纪实
这是一个越来越喧闹的世界,我们的脚步越来越快,安静的思考越来越少。成人的世界如是,孩子的世界也如是。如今,在孩子的生活里,塑料地垫代替了木质地板,绚烂嘈杂的多媒体教学代替了爷爷奶奶讲传说,CD音响代替了温柔真实的人声,塑料和橡胶玩具代替了泥沙、石块、木块与树枝,现在孩子们几乎已经不会玩跳房子、抛沙包了,也早已不知道捉蜻蜓、抓蝴蝶的乐趣,取而代之的是三国杀、愤怒的小鸟和植物大战僵尸……
我们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如何对他好?我们是否真的懂得孩子们的需求?
当今,有一股新教育的潮流,越来越多以华德福理念(Waldorf)为指导的幼儿园和学校在中国各个城市出现。这些幼儿园和学校的创办者、教师和家长中,很多是反思了自身的教育历程之后做出的选择。
什么是华德福教育?简单地说,它是起源于德国的一套已有近百年历史的完整而独立的教育体系。华德福教育针对人在0-7岁、7-14岁以及14-21岁三个阶段的不同需要来设计教学内容,注重孩子意志、情感和思维的全面发展,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以一种极富艺术性的方式帮助孩子与这个世界建立深刻的联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4年日内瓦国际教育会议上称赞华德福教育是“面向未来和对社会负责的教育”。
带着对新教育模式的好奇,记者来到了桂林唯一的华德福实践园--海洋果果幼儿园一探究竟。一进门,就感觉到了这所幼儿园的特别。没有彩色的卡通画,只有干净温馨的粉色教室和粉黄色走廊,;没有常见的塑料玩具,取而代之的是一筐筐的木块、树桩、松果和老师手工制作的蜗牛卷、布球等;没有毛绒玩具和塑料娃娃,粉红色帘子遮挡的娃娃家里,柔软的手工布娃娃躺在温暖的小被里;院子虽不太大,但保留着许多自然的元素-大树、草地、花园和菜地,还特意为孩子们建了一个巨大的沙池和朴实的小木屋,几个孩子正用小木铲在沙池里兴致勃勃建沙堡,另外几个孩子正头碰头地在小木屋里“过家家”……
悄悄地走进班里一看,发现孩子们并没有坐在凳子上上课,而是散落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自由地玩着各种天然的“玩具”。几个孩子砌了高高的塔,告诉我们这是“风力发电机”。几个孩子用竹筒和木桩、木板搭建了一座复杂的立交桥。一个孩子悠闲地躺在巨大的弯板上摇啊摇。几个孩子搬来一张小圆桌,把彩色的布铺在桌子上,做成了“森林”、“农田”和“湖”。他们拿着一些手工制作的娃娃,这些娃娃虽然没有五官,但装扮却非常精致,有的是国王,有的是精灵,有的是农夫,有的是小姑娘……一个孩子说:“偶戏准备开始了,你要不要来看偶戏呀?”有了几个观众后,表演就开始了。
“在遥远的大森林边上,住着一户农家,爷爷、奶奶和小姑娘玛申卡……”讲故事的孩子一边奶声奶气地讲着,一边在场景中移动着布偶,听故事的孩子专心致致,完全不受周围的影响。所有的孩子都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老师坐在教室的角落做手工活,不时抬眼观察孩子们的举动,看到孩子有纠纷或需要帮助,就上前轻言细语几句,再回到座位上继续做手工。我们正想与孩子交谈几句,就听到老师轻声唱起歌来,孩子们立刻停下玩耍,开始整理教室。还没等我们缓过神来,所有的玩具就已经在歌声中被送入了玩具柜,没有要求,没有命令,更没有指责喝斥,一切都自然而然地开始、结束。
简单的卫生整理过后,老师和孩子们围成一个圈开始了早晨的艺术活动,后来我们才知道这叫晨圈。孩子们先用歌声互道“早上好”,接着朗诵并歌唱了对生命及万物的热爱,老师熄灭蜡烛后,晨圈正式开始了。晨圈讲述的是一个“风仙子”的故事,孩子披着各色棉布斗篷扮演风仙子,随着老师的歌声和述说亦行亦歌亦舞,每张小脸都荡漾着笑容绽放着光芒。
为什么这里没有常见的集体教学形式?为什么只需要用歌声和轻声细语就能让孩子收放自如井然有序?为什么所有的孩子会如此专注和投入?我们的这些问题都在尹园长和赵老师处得到了答案。
原来,在华德福幼儿园中,幼儿的生活是根据呼吸节律来安排的,即“呼出-吸入”交替进行。除了我们看到的自由建构活动和晨圈,孩子们还会进行很多活动,如蜡块画、湿水彩画、蜂蜡塑型、手工、烹饪、故事、偶戏等活动,每天还有两个小时的户外运动时间,所有的活动都要遵从呼吸节律,换句中国的古话,就是“一张一驰,文武之道”。这样顺应生理法则的生活会带给孩子们安全感。安全感是是身体健康发展的基础,也是培养坚定平衡意志的基本条件。有规律重复的活动及歌曲、诗词、故事等,让孩子因熟悉而产生持久的爱,记忆力增强了,理解力、逻辑能力、语言能力等也随之发展,在这些能力的基础上,创造力和思考能力也被发展出来了。
比起现在以认知为目的的“快餐”式教育,华德福教育是一种“慢”教育,在幼儿阶段,它注重的是品质的培养、习惯的养成和精神的塑造,在这之后,才进行知识的教学。换句话说,孩子在成为“人才”之前,首先应该成为一个完备的“人”。这些素质的发展不是通过说教获得,而是通过创设合适的环境、提供有效的工具和教师的亲身示范获得。
华德福教师的工作看似简单,实际上却要求很高,大到活动流程的设计、解决孩子的问题、应对具有挑战性的孩子,小到自己的站姿、坐姿,都有很明确的要求。所有的细节都是为了让教师在举手投足间都能传达给孩子正面的力量。所以,海洋果果幼儿园的老师每周都要进行例行学习,每学期都要进行整体培训,骨干老师会不定期地到外地的华德福园观摩学习。因为华德福教育的国际化,几乎每学期都会有国外的华德福教育专家造访,国际华德福幼教联盟中国区总协调人Thanh Cherry,世界音语舞大师、挪威奥斯陆音语舞学院院长Coralee Schmandt,新西兰陶路那学院华德福师资培训总监Robbin Bacchus夫妇都曾造访过幼儿园。
通过两年的不懈努力,海洋果果幼儿园已经完成了从一个实验班到全园改制的过渡,更集合多方力量开始了华德福幼小衔接教育的实践。“在这里,孩子们只‘玩’不‘学’吗?”这可能是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了。“其实不是的。”尹园长耐心解释。“并不是说,孩子们一定要做在凳子上才能学。相反,他们时时刻刻都在学,从晨圈中学,从故事和偶戏中学,从建构和游戏中学。在学前阶段,第一手的经验对孩子来说尤为重要,只有大量地体验由一手经验到抽象知识的过程,才能为未来接受更多的抽象知识铺平道路。我们教了孩子很多,只是‘教’的方式不同而已。”
到了该告别的时候,孩子们稚嫩甜美的歌声还在耳边萦绕,“温暖阳光洒心房,让我们充满了力量。我们像大树一样成长,真实美丽自由坚强。”希望这种美好的教育能在这群心怀教育梦想的老师的浇灌下,像大树一样成长得美丽而坚强。 部分家长的话:
“可可变得更热心,更乐于助人,会照顾伙伴的情绪,觉得能为他人服务是件很让他满足和幸福的事。快乐,没有任何学习上的压力,每天向往幼儿园如同一只无忧无虑的小鸟飞翔在蓝天,这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华德福教育,想说一直爱你,真希望孩子能够一直享受这种柔和而温暖,顺应自然的爱的教育。感谢海洋果果幼儿园的老师们,你们的付出,让孩子们拥有了最美好的幼儿生活,它将影响孩子的一生,谢谢!”--可可家长
“成成进入华德福实验班后改变了很多,自理能力增强了,学会了帮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吃完饭帮收拾碗筷、凳子,玩完自己的玩具后自己会收拾好,这让我们感觉很欣慰……我们看到了孩子的成长……老师辛苦了!”--成成家长
“(孩子)会触景来歌,或说相对应的句子,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造力。语言丰富,玩的花样多。会学老师的示范和解家庭小战争,爸爸妈妈吵架了,会主动过来劝架:‘不能生气的,吵架是不礼貌的。’阳光、活泼、开朗,有礼貌有主见!”----杨杨家长
“(文文)现在和小朋友的交往自在了很多。”----文文家长
“宝宝性格更开朗了,变得大方了,愿意跟小朋友一起玩。喜欢看书,喜欢做作业。”----靖可家长 桂林会议旅游网转 http://www.glcit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