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家园,一辆车子的后挡风玻璃上贴着“新手驾驶”的标志。
 这是车辆众多的上海路。私家车越来越多,文明行车会让出行环境更好。 记者游拥军 摄
来自桂林交警部门的消息显示,桂林市机动车驾驶员协会最近编写了一本《文明驾驶培训教材》。从2011年10月底起,文明驾驶将被纳入驾驶人法规教育和考试环节。
“车德”教育被列入驾照科目考试,引起人们对身边“车德”问题的关注。
随着城市交通日益紧张,对驾驶人的文明驾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快餐式”培训条件下,文明驾驶教育显然是现在很多驾驶员缺失的一课。
随意变更车道、抢道、占道、不按规定使用灯光……在交警部门的统计中,新手们不文明驾驶行为罗列起来,可以“单独成书”。
因此,让“车德”一课从新手补起,是现实社会的紧迫要求。
没人给新手上“车德”课吗?
有20多年驾龄的司机老谭说,他现在每天开车出门都会生一肚子气,因为现在太多人开车没“车德”。
14日晚上9点,老谭开车经过丽君路立交桥下,对面一辆白色轿车突然射出两道刺眼亮光。
“开什么远光灯啊?”老谭又生气起来。
老谭说:“最怕的是随意变道、在路上乱窜、突然拐弯不打转向灯,一不小心就追尾,可恨。”
“只要估计是新手开车,我都躲得远远的,这些人说并道就并道,说急刹就急刹,吓死你。”老谭总结,“说白了,就是一点车德都没有。”
停车不靠边、见缝就插、随意变道“加塞”,或者边打手机边在路上慢悠悠“溜车”,打着个转向灯却一路直行……一些新手的陋习,在老谭等老司机看来,足可以写一本书。
新车稍微有点刮蹭,哪怕只有一条痕,就赖在原地不动,根本不顾整条路堵成什么样。这是很多交警经常看到的情况。
据市交警支队统计,大部分交通事故、交通拥堵的发生,都是因驾驶人的不文明行为造成。
现实却是,桂林的整体路况日益拥挤,汽车数量急剧增加,交通状况日益恶劣。
交警部门总结了常见的八大交通陋习和15条不文明驾驶行为,其中陋习中涉及汽车驾驶员的就有6条。
很多老驾驶员都觉得很不解:现在的司机到底是怎么教出来的?难道现在一些基本的文明行车规则都没人教吗?
新手是怎样出炉的?
带着和老谭一样的疑虑,记者进行了采访。
在进驾校前,小于以为“考驾照”将会是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但报名进驾校后,小于却乐了,学车考驾照只是个简单的“机械过程”。
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附近,大大小小的驾校报名点随处可见。随意走进一家报名点,都会有人向你保证“小车驾照,顺利的话30天就能考到”。
30天能学到什么?一家报名点的负责人刘大姐给记者说了一个“流程”。
经过体检填表后,驾校会发一本《汽车驾驶员培训教程》,“照这个背,然后上网做题,几小时就搞定。”
接下来“应付”桩考、场地和路考,“这些很简单的。比如桩考,就是直来直去。你照着练,总能练得会。”刘大姐介绍,一般一个教练会带五六个学生,“你提前预约好,一天下来,能练个把小时。”
记者连续走访几个报名点,得到的介绍大同小异,都说“交警考什么,我们就学什么”。
但据市交警部门介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考驾照理论学习一般是33小时,技能学习是55小时。
但从记者采访一些学员和驾校报名点的情况看,现实中学车的时间大打折扣。
以考取C1驾照的学员为例,第一阶段学习交规,大约会花4小时,有些人甚至把书过一遍就能考过。
第二阶段学习“倒桩”,大多数学员都是学5天就搞定,这5天内,学员能上车接受教练一对一教学的时间平均每天为20分钟左右,如果教练带的学生多,这个时间会更短。
第三阶段“场地考试”学习中,由于科目比较多,学员一般要去预约十来天的课程,10天下来,上车实践的时间也就在200分钟左右。
小谢是记者采访中这一阶段耗时较多的学生,预约了15天的课程,“但每天也就轮到两回,每回在场地上转一圈就是15分钟左右,甚至更短。”
第四阶段是路考。很多学员说,一般都是去“路考”的场地开两三趟就参加考试了。“记住哪里要转弯,哪里该按喇叭,就行了。”过来人小谢说。
学习时间太短,而且大多花在学习驾驶技能上,文明驾驶的常识自然易被忽视。“理论考试时,好像有文明驾驶的内容,不过我考完就忘记了。”新手小于说,而更多的新手表示根本不记得“学过这样的东西。”
我市交警部门曾对部分驾校培训的学员进行过一次摸底调查。调查发现,新学员拿到驾驶证后有80%不能单独上路行驶;有70%的学员对道路交通标志、标线不熟悉,一般事故无法协商处理,一般车辆故障无法排除,肇事后不会自我救助,造成人为死亡。
小卫属于新手里胆小的,两年前就拿到了驾照,但至今不敢上路,“像我们这种新手,除了应对机械的考试,上路了肯定是马路杀手!”
这是有自知之明的,但更多的新手却“勇敢”得很,拿到驾照就上路。
老师傅是怎样“炼”成的?
对于现在驾驶教学流程精简到“应付考试”的情况,有16年驾龄的曾师傅甚是不屑,他觉得以前学车的“严苛”时代值得怀念。
曾师傅说,他于1994年学车,是由单位推荐送去技校学的。
“当时在桂林交通技术学校学习。”曾师傅说,那时,学车要么全脱产要么半脱产,每个人几乎都要系统地学习半年,学驾驶技能,学汽车构造,学故障排除,学事故处理,交通标志、标线、职业道德教育等都非常规范和严格。
司机老陈也是在桂林交通技术学校学习的。他说,当时,即使系统学习了半年拿到驾照,“也只是实习驾照,还要跟老师傅实习一段时间才能单独上路。”
市交通技术学校一位负责人也回应了曾师傅的说法,他介绍说,桂林最早拥有培训驾驶员资格的是汽车总站。在一篇回忆广西驾校变迁的文章中也提到,上世纪70年代,培训机构一般都是汽车总站等专业运输单位,那时学车先要学半年修车,再花半年学习交规以及驾驶理论,最后实际驾驶几个月,要近两年时间才能考得驾照。
上世纪80年代初,学车也是很严格的事,培训时间至少6个月。学员毕业考取驾驶证后,还要跟老司机实习3个月才能单独上路。
在此期间,对于驾驶员的培训,国家虽然没有统一标准,但学习过程比现在系统全面。
2004年,国务院明确了驾培行业纳入交通部门管理,交通部门制定了《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和《机动车驾驶培训机构资格条件》,分别对培训和驾校提出了细化要求,各驾校进入规范化管理。
2008年严把考试关以后,各驾校的考试名额直接与学员考试通过率挂钩,一些驾校因此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应考上来,逐渐形成了现在“考什么就重点练什么”的模式。
一些老司机也分析,时代在发展,汽车走进千家万户成了代步工具,一些专业训练可能就不必要了,“比如汽车检修,现在车坏了,打个电话就行,哪用自己学换轮胎呢。”
但老司机们疑惑的是,时代进步了,怎么驾驶教育却忽视了最好的一些好东西,比如文明驾驶的教育。
“文明”从新手教起
老司机们的担心并不是毫无由来。记者从市交警支队事故大队了解到,新手确实是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人群。
据事故大队统计,2009年,我市有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共发生278起,其中新手(驾龄为一年以下)发生的交通事故有46起,占16.55%,而驾龄6-10年的司机发生交通事故的比例仅为4.61%,20年驾龄这一司机群体,仅有13起交通事故。
2010年,我市有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共发生203起,其中新手发生交通事故的有29起,占14.29%,而驾龄6-10年的司机发生交通事故的比例仅为5.81%,20年驾龄这一司机群体,仅有8起交通事故。
而今年的情况是,截至9月30日,桂林市有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共发生187起,其中新手、6-10年驾龄司机的事故比例分别为11.23%、6.01%,而20年以上驾龄司机的事故为13起。
另据桂林市交警支队车管所负责驾驶员考试的部门统计,2009年,桂林市共有5万人参加驾驶员考试,2010年递增到6万人。今年截至目前,这个数字已经达到7万人。
这几组数据意味着,每年桂林市都有大量的新手上路。
其实很多事故的发生并不是因为驾驶人的技术不过关,而是由不文明驾车习惯引起。与违章驾驶不同,不文明驾驶通常不会受到法律追究,正因如此,其危害在某种程度上比违章驾驶更大,因为现实中,绝大多数人都会下意识地避免违章,对不文明驾车习惯却不重视。
2010年1月26日,中央文明办、公安部联合电视电话会议上布置“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部署。此方案从2010年开始到2012年,为期三年。
为响应“文明交通行动计划”,提高驾驶员文明驾驶素质,今年10月底,桂林市将选择采用“文明驾驶进驾校”的形式进行,从源头灌输文明驾驶的意识。
市交警支队车管所负责人介绍,桂林市机动车驾驶员协会编写了一本《文明驾驶培训教材》,用简单生动的事例提醒学员文明驾驶,教材中第八章专门介绍“文明驾驶”的教程,包括常见陋习和不文明驾驶的提醒,以及正确操作规范。
同时,驾协还将聘请专业的授课团队,集中为各个驾校的考生授课,让学员真正做到“烂熟于心”。
桂林市交警支队的负责人介绍,文明驾驶,关键是一个观念和意识问题,通过“文明驾驶进驾校”活动,可以从源头给学员灌输文明驾驶的观念。
相信,这项活动,能让上路的新手多一份文明,给遇到新手的其他车辆和路人多一份安全保证。
短评 缺什么也别缺文明
陆汝安
逐步进入汽车时代的中国,在享受到汽车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为高发的汽车交通事故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据官方统计,近年来,我国每年发生交通事故50万起,死亡人数超过10万人,已经连续十余年居世界第一。2009年,中国汽车保有量约占世界汽车保有量的3%,但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却占世界的16%。
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是无数冤魂在哭号。统计显示,在所有汽车交通事故中,因驾驶员因素造成的占到近9成。这也就意味着,如果这些驾驶员都遵守交通法规、文明行车,那么90%的交通事故也许就不会发生,无数的生命就不会冤死。
文明行车的氛围,需要全社会来共同打造。这其中,驾校和交管部门作为驾驶员培训考试的重要环节,对于培养驾驶员文明行车的习惯,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简言之,培训越认真,考试越严格,出来的驾驶员文明法律意识越高。反之,如果培训只是为了挣钱,考试只要交钱就能过,那么,这样出来的驾驶员,不成为马路杀手才怪。
在很多发达国家,汽车驾照培训考试都难度极大。在英国,每个考生在考试时要完成22个规定动作,只要一个动作不达标就前功尽弃。据说,有位60多岁的英国老太太,从25岁开始考驾照,考了近40年,出入考场30多次,可还是没拿到驾照。在美国,你如果足够自信,可以不用去驾校培训直接参加考试。但是,在考试中,只要你出现一丁点的错,哪怕这种错在我们看来是多么微不足道,考官都会铁面无私地叫你“下课”。很多在国内开车多年的人到了美国,也要考很多次才能通过。通过这样严苛的考试,文明行车习惯和安全意识自然根植心中,想忘都忘不掉了。
我们乐见桂林交警将文明行车内容列入驾考科目,通过这样的形式,有效加强驾驶员的文明行车意识。我们更希望,不管是新手还是老司机,都能把文明驾驶当成一种自觉的习惯。换言之,开车上路,缺什么也别缺“车德”。
桂林会议旅游网http://www.glcit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