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浙江燕窝市场血燕产品被查出亚硝酸盐含量普遍较高,长期食用易致癌。媒体调查发现,7月26日在杭州举行的“马来西亚官方新闻发布会”中的外籍官员身份不实,召开发布会的目的是为血燕辟谣,以挽救燕窝产业链,然而不管土洋怎样勾结,假的血燕就是变不了真的。 最近两个月来,浙江全省工商机关集中开展了燕窝市场血燕产品专项清查行动,15日,浙江省工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此次执法检查结果:所谓的血燕产品,其所含的亚硝酸盐含量普遍较高。这些被查获的假血燕,亚硝酸盐最高超标350倍。这意味着,本来想补一下,谁知道却被“毒”了一回。结论一出,市场哗然…… 别迷信燕窝,血燕只是传说。其实早在去年,燕窝产出大国马来西亚就有媒体多次披露,一些不法商人用燕子粪便将廉价燕窝熏至血红色,当作血燕出售。而这种血燕含有超量的亚硝酸盐,食用后对健康危害极大。在此背景下,再回过头来看漂洋过海而来的所谓“马来西亚官方新闻发布会”,身份不实的外籍官员为血燕辟谣的情节,无疑让剧情更为可笑。如此山寨的官方新闻,就是这些不法商人为了继续谋求暴利策划的一场发布会,他们为了麻痹消费者的神经,你说有问题,我让血燕出产国的官员来证明其无问题,多有权威性!就这样,土洋勾结,轮番表演,结果因其拙劣的演技被人揭穿,从而丑态毕露。搬出了所谓的马来西亚官员,为“血燕”辟谣,假产品假广告假官员,一路假到底。
西安晚报的文章评论到:造假链的毒性往往比假血燕还要大,曝光并不意味着这种制假卖假、售毒卖毒的行为就被终结。除了尽快清除这些市场上的假燕窝,监管部门还应该顺藤摸瓜,查查“山寨新闻发布会”背后的主使是谁?究竟是哪些势力在企图挽救这一个燕窝制假的产业链?然后给这些违法者开出远远大于“违法所得”的罚单,并追究这些制假者的法律责任。管得严和罚得狠,才能刹住这种违法行为,给公众带来一个安全可信任的食品卫生环境。
华西都市报的文章评论到:赤裸裸地违反基本食品安全规则的潜规则,竟还能在高端食品消费市场上大行其道。据说,针对当下燕窝乱局,有关方面已开展了燕窝行业国标的研究。但出台国标,能否搅动燕窝市场的监管、检验困境,依然有待时间作答。对所谓洋品牌的选择性执法,动辄将洋山寨置于空白监管的安全境地。即使血燕窝被神奇地称为“燕子吐血造窝”,却依然能够在谎言中立于监管门外独善其身。这类高端保健消费市场欺骗世人的传说,何时才像山寨发布会那样崩盘呢?
桂林会议旅游网http://www.glcit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