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友爆料,称“山东枣庄市高新区2011年招聘教师,竟然要求父母都是干部。”高新区教育局当天回应称,“这是为高新区作出贡献的事业单位的职工享受的权利,是为照顾这些职工的子女。” 网友公布的“2011年高新区招聘教师简章”显示,这次招聘采取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共招聘12名教师。但在其列出的招聘条件中则明确要求:“父母为高新区区属单位人员或为街道办事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8月15日下午,记者按招聘简章上的电话致电高新区教育局,该局一名工作人员表示确有其事。对于网友质疑的为何招聘条件中要求考生父母必须是干部,该工作人员说,“高新区以前很穷,现在经济发展起来了,那些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都作出了很大贡献,让他们的子女报考,也是他们享受的权利”。接受采访的这位教育局工作人员一再强调:“这种现象在山东很普遍,这样做也是为当地百姓考虑的”。教育局这位工作人员多么地善解人意,多么地体贴干部们,毫不掩饰:干部有很大贡献,让他们的子女报考,是他们享受的权利,因为有贡献,才有权力,干部们有贡献,所以他们的子女有资格应聘,而且,这是干部们的权利!言下之意,如果让非干部子女考了,那就是侵犯了干部们的权利!那么说,普通群众就没贡献了?经济发展仅靠干部能行吗?更重要的是,贡献不能等同于特权,贡献本是份内之事,是职责,哪一级领导给了干部们这种以贡献换特权的权利?何况教师这种行业来不得半点虚假,应面向全社会招聘优秀者,怎么能只在干部子女中招呢?
中国广播网:特权思想作怪一场公开招聘结果成了“拼爹”游戏,把违规的“萝卜招聘”当做某些人的特殊福利,这份“理直气壮”的背后,其实是特权思想在作怪。口口声声为了“当地百姓考虑”,但殊不知百姓最需要的就是公正与公平,不要用昔日的贡献作为破坏规则的筹码,只有根除“父母栽树儿女乘凉”的特权思想,才能拔了萝卜再埋了坑。
荆楚网评论到,干部首先是要为群众,而山东枣庄市高新区却是只管干部的利益,普通百姓的子女只能恨自己没有干部爹妈了,这是公开地腐败,公开地搞特殊化,公开地岐视老百姓,公开地亵渎教育事业,使教育沦为了照顾当地干部的自留地。令人大为不解的是,山东枣庄市高新区招聘教师的规则是怎么炮制出来的,为何在山东竟能大行其道?
桂林会议旅游网http://www.glcits.com
|